
現任牧師

協助牧師
洪溫柔 (2021年8月~)
2023/03/01更新
牧者對教會的期許
有一天去探訪信徒的時候,他說:他之所以會到南門教會參加聚會,就是有一次他與朋友到大億麗緻洗三溫暖的時候,從大億麗緻三溫暖的窗外望出,正好看到南門教會高聳的十字架尖塔,讓他感覺這間教會很漂亮。也因此觸動他想來加入這間教會。
事實上,南門教會在硬體上確實是一間外觀很美麗的禮拜堂。然而也因為這間教會有美麗的禮拜堂,讓一些人對這間教會怯步了。正如另一位信徒所說的,他有一次想邀請一位朋友來教會參加聚會,那位朋友看到這間這樣漂亮的建築物,就不敢進來了,因為他想,在裡面聚會的人一定都是一些富有的人,不是醫生,就是一些公司企業的老闆、主管,大學教授。也因此有漂亮的建築物,卻也讓南門教會背上了一種莫名的原罪。
事實上,南門教會的成員,除了農夫之外,大概各行各業都有,當然裡面最多的大概就是音樂人才,或是老師、公務人員。
然而,我希望南門教會能夠運用上帝所賞賜的恩賜,成為一間健康、能夠吸引人的教會。使進入到這間教會的人,都能感受到這間教會的溫暖,活潑的生命,與上帝同在的平安。也因此,教會必須
一、讀經的教會
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話語,記載上帝對他百姓的心意。所以教會要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,必須先明白神的心意,也就是要撥時間研讀聖經。
二、成為禱告的教會
禱告是上帝給他百姓的權柄,也是基督徒的特權。人若要經驗到神蹟,就是要透過禱告。在禱告中進而轉化自己,轉化家庭,轉化教會,轉化社會。
三、要有見證的生活
見證的生活,就是信仰生活化,生活就是禮拜,服事上帝,透過愛人,服事人,來表現對上帝的愛,服事上帝。正如經上所說的:「身體若沒有靈魂是死的,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。」(雅各書二26)行為就是信心的靈魂,有行為的信心,方能有活潑的生命。「不愛所看見的弟兄,怎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?」(約翰一書四20)
四、每人參與服事的教會
期望每人都能至少有一項服事,而且主動的去服事。不單做個聽道的信徒,也做一個「行道」的信徒。
五、成為社區的教會
教會應該不單只屬於信徒的,他應該成為讓社區居民都能夠接受,且喜歡存在於社區的教會。關懷社區中的弱勢,幫助社區欠缺的地方。成為社區的守望者,希望之光。使社區因為教會的存在而更美。
歷任牧者




第四任牧師
楊榮敦 (2010年9月~2021年7月)
關懷牧師
陳信昌 (2018年8月~2021年7月)
關懷牧師
楊恆銘 (2013年1月~2018年8月)
第三任牧師
黃豐明 (1993年7月~2009年3月)








